2011年4月7日星期四

明報報導2011-4-6


文化給力:5萬蚊一首詩 
| 記者、攝影:馮敏兒

中國著名詩人北島移民香港,因他認為香港是實踐「中國文藝復興」的理想基地,足以改變整個中國文化。詩人關夢南發動5萬元獎金的新詩創作大獎,再創造文藝雜誌銷量奇蹟;香港文學館在廢墟中重建,文學營摘葉為盟,重現人間,呀!文藝復興!

現代詩的頭獎誘惑

40多年文壇打滾,一代香港著名詩人關夢南,近日創造了兩大文壇奇蹟,促成頭獎獎金高達5萬元的現代詩創作大獎「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」。而今年2月由他一手創辦的《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》的銷量,超越3千本,更直向5千本進發,破了香港文藝刊物20多年來的紀錄。

數年前,關夢南從歷史考據中發掘了香港第一本現代詩集《和諧集》(創作年期為1922至1930年),作者李聖華牧師更被認為詩藝更勝冰心、朱自清,關夢南把詩集重印500本全售罄,更找來李聖華的兒子,並成功說服李聖華的企業家女婿蔡建中捐出150萬資助,成立「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」,為期5年,每兩年舉辦一次,不但公開組冠軍有5萬元獎金,連中學組冠軍都有1萬元。




聖保羅校長撐文藝青年

《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》第一期印3,000本全售罄,第二期印4,000本亦所餘無幾,全港400間中學有80間參與,其中約15間集體訂閱,是主要收入來源。關夢南的最大支持者是聖保羅書院,校長親筆簽名的一封家長信,威力巨大,目前已有300多本訂閱,第二是沙田循道衞理,第三是沙田培英,銷量繼續增長,正當文學科在中學危危乎之際,老師們都人人鼎力支持。「我的市場定位是商業運作的原則,藝發局每年資助57萬元,錢還沒到手,我們已出版了第二期,因為靠訂閱和發行已有十餘萬元收入。雜誌除了有3學生作品,最受歡迎是會考攻略,例如『摘A個案』把考到A的學生的文章刊登,並現身說法,亦有公開考試分析,學生投稿都有稿費,更每期選3篇最好的,1年後全年比試,頭獎3,000元呢!」關夢南指出《中國學生周報》最高達5萬銷路,第二本成功的文學雜誌是許迪鏘的《大拇指》周報,最高去到萬二份,之後所有文學雜誌都風光不再,同樣由許迪鏘力撐多年的《素葉》文學,亦無法超越600本。關夢南同時也是香港最長壽詩集《秋螢》的搞手之一,從油印、鉛印、明信片、海報體,最後以手工藝形式自己印,到去年7月決定「唔印」,前後40年。他說:「那個時代已經瓦解,詩的功能被取代,大家對文學的解釋亦變了,所以惟有普及化,才能深化文學教育,文藝復興必須有群眾基礎。」


廢屋香港文學館

08年一群香港文化人歷史性地提出要在西九建「香港文學館」,群情洶湧,不過政府一於少理,但卻無阻民間文學館的誕生,農曆新年時就在菜園村的廢屋中發生了,不過現在已被港鐵工人夷為平地,策展的鄧小樺認為:「場面太令人感動,文學館不是陳列室,而是要令人更明白文學作品的產生地理,環境會幫你明白,一間廢屋可以變成一個偵探小說的環境,在田野裏,你的感觀會比在城市中豐富得多,透過嗅覺、觸覺、視覺,甚至從動物的角度,食物的角度。」


星夜文學營復活

不單止文學館,鄧小樺的《字花》文學雜誌更與文化人俞若玫合作,把已絕迹近十年的文學營復活過來,一個以「字在山水」為主題的「筆可能文學營」將於4月26日,一連三日在嘉道理研究所石崗中心舉行,參加者將在星夜、蟲鳴與詩人藝術家中,體驗寫作與自然的聯繫,其間更有文壇猛人連番上陣,除了詩人北島,俞若玫還邀請了兩大台灣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和吳明益,前者共探香港郊野與食物的關係,後者分享台灣文化人保護淡水濕地,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經驗,梁文道說動物,有機農夫同時是寫作人的袁易天,除了煮有機大餐,還會分享另類生活體驗。而今屆「香港紅樓夢獎」得主,以場景開闊,架構宏大見稱的台灣作家駱以軍則是導師,韓麗珠、樊善標、王良和、鄧小樺則各自發揮,傳授小說、散文、新詩心法,還有雲門舞集的老師教你身體律動,廣東話唱作的《迷你噪音》樂隊的音樂會。



微博、facebook都是詩

袁易天:「在最近二十年,我都沒有見到香港的鄉土文學,我們有很多文學作品寫城市,但沒有作品講農村或從生態角度書寫的文學,我的角色主要是煮一餐美食和談論食物。鄧小樺:「文學就是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最有力的表達,全世界都會很尊重文學,獨香港成年人對文學怕得要死,其實現在學校裏的小朋友都會告訴你:『facebook、微博、twitter、廣告都是詩;詩是畫面、節奏、如歌一樣、有自己的情感。』他們都知道,事物是斷裂的,年輕人根本唔驚。詩需要精煉、省略,世界很複雜,有很多層次,但詩一下子就到了核心!同時香港通俗文學的失敗,實因為根本沒做資料搜集,連基本技術都沒做好,像日本漫畫《頭文字D》,第一件事,就是全教懂你賽車的所有技術,知識性勁豐富呢!」

關夢南:「陶淵明早年詩歌,古劍獨行遊,為民請命,到晚年歸田園居,他的詩歌都是表達個人感受的聲音,智利詩人聶魯達在工廠讀詩引來數千工人,或者此情不再,但每在時代的轉折,例如六四時就會自然出現大量詩歌,你聽北島的詩作,只一句:『在沒有英雄的時代,我只想做個人。』震撼了全世界,我相信當香港世界末日之時,每一個人都會寫一首詩,因為都無時間長篇大論了!」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