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

經濟日報文章:2011-5-9



文學社群新勢力
/陳椎


  近年不少喜歡閱讀和寫作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結為文社,透過聚會和活動凝聚志同道合的人。這看來毫不新鮮,卻誠然是多年來寫作教育的果實。他們往往在寫作坊相識,致力延續閱讀和寫作的氛圍。這些果實或許尚未飽滿和成熟,卻蘊藏着暗湧般的文學力量,蓄勢待發地要成為更強壯的文學群體。

  自 50 年代南來文人創辦的《中國學生周報》、《文藝新潮》開始,出版物往往是辨認和區分不同文學群體的標誌。他們有強烈的文化理念,透過編輯和發表作品,展示立場及凝聚志同道合的人。其後報紙文藝副刊的沒落,催迫了 90 年代的小型獨立刊物,不同的文學群體力求在體制以外尋找自己的聲音,但始終離不開以雜誌的形式,展現自己的文學品位和理想。

到今天,出版業萎縮、網絡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年輕人的閱讀習慣,也改變了他們接觸文學,以及凝聚同路人的模式。他們不再以出版物為核心,而是以活潑的、多元化的閱讀及寫作活動為主,並最先在網絡掘起,招聚願意分享和交流的同路人,漸漸形成另一種文學風景。



我們詩寫一起寫詩

成立了 1 年多的「我們詩寫」,已舉辦了 15 次聚會,每次設定不同的主題例如「世界末日」、「愛情」等,除了就主題閱讀中國詩人顧城、北島、台灣詩人鯨向海、夏宇等的詩作,還有形式多樣的寫作遊戲,邀請參加者體驗讀詩、寫詩、朗誦詩歌的樂趣。就讀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的成員小風表示,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推廣詩歌:「喜歡寫作也不一定要把自己關起來。我希望無論有沒有讀過詩歌,只要是喜歡文字的人,都可以跟我們一起玩,一起 jam 詩。」去年剛大學畢業、現為中學物理科教師的星風,在數年前香港公共圖書館舉辦的詩作坊認識小風,覺得「有偈傾」,可以搞聚會,以平等、公開、多元化的方法交流閱讀和創作的心得,毋須前輩指導,旨在結識更多喜歡詩歌的人:「我沒有想過要很偉大,要為文學的事業貢獻甚麼,只要大家聚在一起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便好。」

他們幾乎每次聚會都有客席的合辦人,共同想出有趣的點子,例如他們曾經想像塔羅牌裏的故事來引發小說靈感,也曾運用石頭在布上作畫,引發詩意的聯想等等。「詩是想像力的訓練,同時也要貼近生活。」小風希望可以和不同的團體交流,讓更多人體會詩歌的樂趣。

筆說方的誠實聲音

  「筆說方」(Inkvoices)剛剛成立了 8 個月,是另一年輕的文學群體。英文名字以「I」開頭,表示「individual」,重視個人獨特的思考,視文字為表達自己的工具;中文名諧音「不說謊」,意謂「誠實的聲音」,他們也重視文學和生活,以及文學與其他媒介的互動。

主要成員 Justin,早看到身邊許多喜歡文學創作的朋友,直至在獅子山朗誦會碰上龐繼民先生,才有了組識文學沙龍的想法。龐先生是作家,也是出版社的老闆,給他們提供了聚會的場地、文學觀的薰陶及組織沙龍的意見。他邀請了不少文化界的前輩,例如曾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的水墨畫家黃孝逵先生,到沙龍分享。參加者也會帶自己的作品跟朋友分享,互相指點。

  畢業於浸會大學中文系的鞠,曾參加作家胡燕青的大學寫作班,指「筆說方」的聚會模式,或多或少是胡老師寫作班的延續和模仿:「我被胡老師致力推動文學發展的熱心打動,她的文學觀對我影響很深,她重燃了我對生活的好奇心。」「筆說方」的文學沙龍重視嘉賓講者帶給參加者的視野和角度,也希望參加者能夠在前輩的薰陶下,找到表達自己的聲音。目前他們計劃印製不同的出版物,形式輕鬆如小摺頁、明信片等,以及較嚴肅的如書誌等,希望發表自己的作品。

筆可能的可能性

  另一文學群體的溫床,是舉辦了 3 年的「筆可能」寫作教育計劃。它由何鴻毅家族基金及《字花》合辦,以活潑的遊戲讓學生透過寫作反思自身及社會議題,剛過去的 4 月,更舉辦了以自然寫作為主的文學營,催生了喜歡寫作和閱讀的文學群體。參加了文學營、現為大學生的鄺嘉寶,正聯絡文學營的營友,舉辦每月 1 次的讀書組,每次設定不同的閱讀主題:「能夠認識喜歡文學的朋友非常難得。在營裏幾天緊密的相聚,不斷地交流及分享,的確擴闊了自己的眼界,希望能延續這樣的氣氛。」另一位營友葉韻詩指文學營讓她想到可以有不同的群體活動,共同探索不同的生活形態,例如找幾個談得來的朋友,到離島靜修,談文說藝。

何鴻毅家族基金計劃總監黃美儀說,他們並沒刻意要去創建新的文學社群,而是透過「分享觀摩」自然形成,「世界沒有兩個我,每個人所想所說所寫的都不一樣,但透過分享交流,人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觀點,學習尊重和包容,於是乎,人不再孤立地成就自身,而是互相去成就對方。」

  70 年代初與友人創辦《秋螢詩刊》、一直致力文學寫作教育的詩人關夢南先生指出,70 年代的時候他和朋友已有把詩歌普及化的想法,於是有組織、有詩刊,也曾組識跨媒體音樂會,並把詩印在明信片上,希望看似艱深的新詩可以引起更多人的興趣。他指出那時辦刊物,總有一份使命感:「當時我們希望以出版推動香港文學的發展,也重視作品的質素,目前的文學群體似乎更重視組織的功能。」他認為年青人有新鮮的想法固然可喜,但更應留意前人走過的路,這樣才能累積經驗,推陳出新,不至重新在原點思考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